美国的贫富悬殊有多严重?根据最近的人口统计资料,大约有5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462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等家庭的收入在2010年退回到1996年的水平,而男性 工 人 的 实 际 中 等 工 资 退 回 到 了1976年的水平,最富有的20%的人拥有50%的工资收入,而底部的4 0 %的 人 则 只 拥 有 工 资 收 入 的20%。
然而这些所谓的技术官僚不但不肯承认事实,而且还加倍赌注的认为,希腊绝对可以透过从严的撙节政策避免违约在压力方面,因为我们过去是一个追赶者,所以对于企业走出去也好,做出口也好,主要的是采取一些保护性的措施,在我们角色转变之后,这些措施要作出改变。

所以政府对这种创新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支持和补助,需要认真地研究。低汇率政策、出口退税政策,都是针对企业作为追赶者角色所必须采取的,可是当角色转换以后,如果不在这方面作出调整,那么企业就没有压力,低附加值的粗放加工就不会减少,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就不会增加。在对外开放中,让我们在短短三十年里,弥补了我们和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过去我们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在1949年建国之后的前三十年有一些进步,改革开放三十年更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如果这种支持和补助损害了市场的公平性,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从农业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劳动力也高达两亿人。在追赶者时期,我们实际上在这些方面注意不够,今后,在体制、政策上都要做出更多适应我们新的角色的决策。在全球统一监管政策趋势下,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控制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出口不畅,导致没有额度供给。
第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分业经营不能有效实行金融合约的公司治理。建议国家可考虑在要求大中型商业银行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基础上,对于持牌专营机构试点实行综合化经营,即允许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同时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股权投资(直投)、中小企业板IPO承销、创业板上市承销、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中小企业设备、房地产)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业务,使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能全面服务中小企业,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广度与深度,使商业银行能真正愿意从事中小企业服务。由于逆向选择,商业银行通过收益覆盖风险在服务中小企业的广度上存在经济边界,对于存在高风险但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往往趋于保守,不轻易给予融资。综合化经营使商业银行具有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业务牌照,全面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且使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存在特许权价值,从资产评估、信用评级、机器设备租赁融资等业务中获取多种收益覆盖风险。
同时,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上无法通过债权转股权来进行债务重组,因而贷款融资的激励不足。我国至少l万家中小企业(占比0.1%不到)有上市融资需求,但每年上市的不过一两百家。

各部门各自为政,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沟通与联系,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处于分割状态,存在职责不清、多头管理、无人管理、上下不顺等现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社会治理成本同样过高。另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综合化经营还可以统一监管与服务资源、集中进行中小企业宏观治理,降低社会服务成本。特别是对于银行贷款融资,由于无法通过股权参与到企业公司治理,在风险控制上只能是事后监督而不能事前治理,融资激励不足。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法律体系。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还是倒金字塔结构,中小企业上市数量仍比较少剔除金融危机的影响后,近五年来电力消费平均增速达到13%以上。需要指出的是,长期扭曲的低电价助长了高耗电行业的过度消费,不仅加大了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难度,也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障碍。在用电淡季出现电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煤炭和成品油价格大幅提升的背景下,上述目标还应酌情适当上调。2007年以来,煤炭和成品油价格分别累计上涨65%和34%,电力价格需要提高接近15%。

分行业看,电价上涨冲击较大的领域集中在采掘、石化、建材、钢铁和有色等高耗能行业。低电价对电力行业盈利能力的损害,直接影响到投资积极性和发电能力的合理增长。
由于煤炭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加之金融资本参与,价格波动幅大,实施完全的煤电联动政策并不现实。但2007年以来电价上涨幅度仅为2%,与前述两种情况的合理上涨幅度之间分别形成12%和6%的电价缺口。其中,直接影响0.25个百分点,间接影响0.52个百分点。下半年,CPI涨幅因翘尾因素回落而逐步降低,也为电价上调创造了较好环境。在电价严格管制并总体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年初以来煤炭和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发电企业亏损面扩大。逐步提高电价是缓解电荒的重要手段随着三季度工业、服务业和居民用电高峰的来到,全社会电力消费将比目前增长15%-20%,超过1.3万亿千瓦时。
工业电价上调应在已经形成的差别电价格局基础上,以基准电价的系统调升为主要方式,不宜叠加新的差别电价政策,避免对不同行业电力成本的人为干扰,加大调价政策实施难度。在全部外购成本中,两者分别占30%和15%。
因此,设定6%为近期电力价格调整的合理水平,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与食品和居住价格变化的影响相比,电价调升的影响并不显著,应在居民可接受范围内。
考虑到电源建设周期较长,目前已出现的电荒局面将延续较长时期。其中,568家火力发电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由2009年12月份的33.8%提升至48.5%。
其中,钢铁、建材、化工、机械、有色等重化工行业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贡献了7.3个百分点,占全部用电增长的57%。为有效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逐步提高电价,增强发电企业积极性,已成为当务之急。多数电力企业面临发电越多亏损越多的困境,生产积极性下降,设备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为赢得更多时间应对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建议尽快开展调价工作。
能源价格上涨直接传导形成的6%的电价缺口,将导致电力企业毛利率出现负值,是影响当前发电企业积极性最为突出的问题。在对电荒的担忧不断扩散和用电高峰即将到来之时调价,可以较好地被电力用户接受,也向社会传达明确的电价上调信号,鼓励各方面提前作出节约用电准备。
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例,四个行业用电总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从2001年的27.3%攀升至2009年的31.4%。在一季度用电负荷增长中,工业用电贡献了8.79个百分点,占全部用电增长的70%以上。
如不及时提高电价,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来临,电力供应短缺的局面将进一步恶化。从电力需求看,今年以来用电负荷增长较快。
据2007年投入产出表测算,在电力行业的能源成本中,煤炭占2/3,成品油占约1/3。在此基础上,能源价格上涨的间接影响所叠加的另外6%的涨幅,则对电力企业中长期电源建设积极性产生影响,应成为中长期电力价格调整目标的参考水平。第三,低电价导致电力投资不足。但是,在众多因素中电价扭曲是当前电荒的根本原因。
工业生产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受此次电价调升的影响更加突出。2010年电力行业完成投资11869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火力装机容量同比增长8.5%,增幅低于高峰年份2006年15个百分点。
考虑到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等现实约束和居民、企业的承受能力,建议将年内电价调升的目标定为5%,并将今后两年电价调升目标设定为10%。电价扭曲是当前电荒的根本原因近期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十余省市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电力短缺和拉闸限电。
一季度电力消费同比增长12.72%,较去年四季度加快7.3个百分点。利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在煤炭和成品油价格分别上涨10%的情况下,考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电价需分别提高1.8%和1%,才能完全转嫁能源成本上涨的压力。 |